壹、生活障礙:

 

        我們為何總是感到痛苦?人為何總是感到痛苦?因為我們不知道內在有兩種相對立的力量,像太極陰陽一樣互斥,又互相融合。 了解自身的人就能夠悠遊自在的運用量種力量,而不了解自身的人則受苦於這兩種力量的分裂與衝突。了解自己的人可以將原本互斥的力量整合為一變成互助的力量,而不了解自己本來就是整合不分裂的”一”者則活在痛苦中,古代的中印智者都不約而同地看見人類本質是不分裂的一,了解一的哲學你就能更自在超然的無苦而活,以及更加同理他人的痛苦。

 

貳、上古智者對於”一”的智慧

 

一、老子談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道德經39章>

 

老子認為不論作為何種角色都易意識到自己身上這個一,天地需要一、神靈需要一、主政者有一則天下太平,當你的身上也感受到整合不分裂、不衝突的自我時就會得一。

 

二、莊子談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

 

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莊子·齊物論》

 

       莊子在這也說明除非你通達一的真理, 那你就會發現做什麼其實結果都一樣,就像朝三暮四、暮四朝三結果是一樣,不了解存在加減後其實是個零和遊戲會讓你的生活充滿衝突與痛苦,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莊子·齊物論》莊子認為聖人在處事時並不會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場。聖人在介入紛爭的時候會調和是非、並行是非,因為結果都是一樣,不論是朝三暮四或是暮四朝三。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莊子說不知道的人看起來就是三,而了解真理的人則看什麼都是一,如果你覺得這邊還有點不了解可以參照”心物”一篇,對我們每個抉擇都會產生整合的結果會更有感。 

 

三、佛陀談一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經:方便品>

 

『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法華經:方便品>

 

        法華經可以說是佛陀教法晚期最成熟圓融經典,也可以說最具成熟代表性佛陀的教化思想,佛陀在講法華經時有一個故事那就是佛陀一開始並不是太想要講法華經,因為他知道這個經典講了會有一些歧異及衝突,甚至容易讓人家誤解。但在舍利佛的懇求之下,佛陀還是說法,只不過當佛陀開始講述一乘佛法時「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煞時間就5000位聽眾憤而離席(此稱:五千起去)。佛陀的意思是世間本來就沒有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法,那是因為每個人的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為了方便不同根器的人理解,所施的方便法門。佛陀也告知未來要說”一’的諸佛們,必須要言詞柔軟有耐心對世人說法,甚至用還沒有出現的方法解釋一乘佛的真理觀。

 

四、中觀的一

 

智顗大師在法華玄義,摩訶止觀解釋三諦的意義

 

(一)空諦,又作真諦、無諦。諸法本空,眾生不了,執之為實而生妄見。若以空觀

    對治之,則執情自忘,情忘即能離於諸相,了悟真空之理。

 

(二)假諦,又作俗諦、有諦。諸法雖即本空,然因緣聚時則歷歷宛然,於空中立一

    切法,故稱假諦。

 

(三)中諦,又作中道第一義諦。以中觀觀之,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非真

     非俗、即真即俗,清淨洞徹,圓融無礙,故稱中諦。

 

    三諦之真理,若因應凡夫之心(情)而作各種說法者,稱為隨情說。

    若對十信以上之菩薩,說空、假二諦為情,說中諦為悟智者,稱為隨情智說。

 

         佛教中最有條理把對立跟整合清楚的整理出來的就是中觀學派, 中觀思想對於常人來說很困難,本質是可以說我們都在逃避了解中觀思想,也就是我們都在逃避自我整合,儘管這是我們心靈要走的必然之路。因為認知的局限與喜好,我們會投入自己所喜好的宗教組織,進而產生各統認同與對立,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就解釋三觀與四教的關係。

 

    問曰:「四教從何而起?」答曰:「今明四教,還從前所明三觀而起。為成三觀,初從假入空觀,具有折體、拙巧二種入空不同。從折假入空,故有藏教起。從體假入空,故有通教起。若約第二從空入假之中,即有別教起。約第三一心中道正觀,即有圓教起。」問曰:「三觀復因何而起?」答曰:「三觀還因四教而起。」 《大正藏》卷46

 

       隋朝天台宗的創始人智顗大師更解釋每一種不同的認知將導致不同的佛教(藏、別、圓、通四教)派別產生,因此只有佛陀能夠因材施教,不能夠分別拆解三諦及融合三諦的說法者都會對人產生傷害。結論就是當人們的理解是片面時,他們的認知會是你說是他們譴非、你說非他們譴是、你說中等於沒講(例如該用功時用功、該休息時休息),禪宗經常就給人這種似是而非的中庸態度,為禪宗想避免語言造成的認知謬誤,卻又不得不陷入講了等於沒講的曖昧中傭之道,談”中立觀點”最容易被誤用。

 

     

五、禪宗直接放棄語言途徑的一

 

《五燈會元》中的一則禪宗公案有異曲同工之妙

 

源律師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律師杜口。

 

       講解中道最容易犯的缺失就是你說了等於沒有說,一如禪宗《五燈會元》中的一則禪宗公案裡說:”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就是成道的意思,禪宗是最了解語言會造成認知謬誤、還有行動謬誤的科學家,所以他們不在語言與思想中跟人們辯證,因為怎麼樣人們都會會錯意。當我們講”是”的時候,你就會譴”非”,當我們譴”非”時,你就會說”是”, 當我們說你要隨機應變該”是”的時候就做”是”,該”非”的時候就做”非”,那麼就會產生有講等於沒有講的障礙。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老子面對這一種障礙的時候是直接不討論,而佛陀真是難以啟齒不知道該怎麼說,莊子則認為你必須要兩邊一起討論,最終我們都會發現這些聖人們,老子或佛陀對真理的闡述都有一種因材施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結論。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在力的修練,鎖在最後面再來做修練,因為自在力所修練的就是強化自我與消解自我兩種力量的整合。若你沒有分別經驗過這兩種對立的力量那麼對你來說直接探討整合的力量是沒有效果的修練,反而會產生錯誤的後果。

 

      這種錯誤的後果佛陀在法華經裡就有解釋,如果有一些人誤解了一乘佛,那麼他們就會變得任意妄為,其實沒有什麼修為,但是又認為自己成道,因為一就是一切所以佛陀跟我並沒有差別。這種對一的解讀造成的人們不會用心去持戒修佛,而是直接把自己當成佛。因為佛陀說沒有差嘛!這就是講解一乘法所會產生的嚴重弊病,這種弊病在明代大儒王陽明後的學派就看見了,王陽明曾經非常的苦心修練想要格物致知參透世界真相,最後他格竹子生出了一場大病但也因此開悟了。王陽明創造了心學派,而他的洞見:”六經注我“, 這樣狂妄的洞見用在王陽明身上並沒有錯,因為王陽明是經過一番苦心才理解真理其實就在自己身上,而他所傳世的心學派就出現了一種流弊,那就是認為自己天生就不需要修行就可以達到”一”的境界。 但事實上是衝突的越嚴重你越能了解”一”的完整性。 

 

       如果你能了解到一的力量的時候你對於生命的痛苦就會大大的減輕,你也會變得異常的淡定去看待生活中所有的衝突現象,而是不是應該要把這個理解分享給他人呢!其實真的不需要,如果真的要分享的話請抱持著淡然的心態,尊重他人想改變的意願及時機。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從生活中的對立衝突與痛苦中學會整合,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請你在這一段期間內當任務提醒時保持的自己中立而淡然的處事心態。